员工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
发布时间: 2014.07.29 来源:若谷合理化建议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
1.总则
1.1为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,发掘员工的潜在能力,调动其工作积极性,增进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,树立全员持续改进的意识,特制定本办法。
1.2本办法规定了合理化建议(以下简称“建议”)的受理内容、申报程序、处理流程,以及建议的奖励等级、评审标准等内容。
1.3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生产、经营、科研、服务等各个领域,公司车间主任、部门经理以下(不含)员工。
2.管理机构与职责
2.1公司设立合理化建议评审小组,为非常设管理机构,由下列人员兼职组成:曹钢、陈建中、周绪现、张杰、王珏华,由曹钢兼任组长。
2,2评审小组负责建议的收集、整理、评审及跟踪等具体工作,重大事项提交董事会研究决策。
3.受理的内容
3.1管理制度方法的改善和完善。
3.2厂房、设施及生产区域布置的改进。
3.3工作方法、业务流程的改进。
3.4机械设备、工艺装备的新设计、改进、保养方法改进事项。
3.5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、加工工艺的优化。
3.6产品质量提高方面的改进。
3.7产品的搬运、储存、控制等注意事项。
3.8市场开拓及营销活动强化事项。
3.9节约原辅材料、能源及呆废品的利用。
3.10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卫生的改善。
3.11促进人际关系,激发工作热情,提高工作效率等事项。
3.12其它涉及到公司相关方面需要改善和改进的事项。
4.不予受理的内容
4.1无具体内容,纯为个人想象。
4.2众所周知的事实,或正在改善的建议。
4.3已被采用过或前已提及的建议。
4.4非建设性的批评意见。
4.5涉及人身攻击的建议。
4.6属个人权限即可改善者。
5.申报程序和处理流程
5.1建议的提出可以是个人,也可以是多人或一个班组、部门。
5.2建议人应填写《合理化建议申请评审表》或提交书面报告交评审小组或投入〈建议箱〉内,申请评审表或书面报告要求内容详细,包括问题描述、改善对策、预期效果等,并注明建议人和日期。
5.3评审小组视具体情况不定期地组织讨论会对提交的建议进行评审,对建议提出评审等级,填写在申请评审表上,并及时地把评审结论反馈给建议人。
5.4评审小组对被采纳的建议须进行跟踪调查,及时地将调查结果填写在申请评审表上。
6.奖励等级
奖励等级见下表:
级别 | 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
得分 | ≥91 | 81~90 | 71~80 | 61~70 | 51~60 | 41~50 | 31~40 | ≤30 |
金额(元) | 300 | 200 | 150 | 100 | 60 | 40 | 20 | 0 |
7.评审标准
评审标准见下表:
贡献度 (利润、费用、质量、效率) | 创意度 (独创精神) | 可行性 (内容的可行程度) | 努力度 (经研究思考程度) |
突破性改善效果 51~60分 | 创意非凡 17~20分 | 几乎不需修改 9~10分 | 需付出极大努力 9~10分 |
有大幅改善效果 41~50分 | 创意甚佳 13~16分 | 需部分修改 7~8分 | 甚为努力 7~8分 |
有明显改善效果 31~40分 | 有相当创意 9~12分 | 需相当程度修改 5~6分 | 相当努力 5~6分 |
有部分改善效果 21~30分 | 有新意 5~8分 | 需大幅修改 3~4分 | 少许努力 3~4分 |
改善效果轻微 ≤20分 | 无新意 ≤4分 | 几乎需全部修改 ≤2分 | 几乎凭直觉 ≤2分 |
8.其它事项
8.1建议一旦采用,即予张榜公布;未经采用的建议,当事人姓名将保密,不予公布。
8.2未经采用的建议,如当事人申诉理由发现确有价值时,可要求重新提出,再由评审小组重新审议,确认可行的,给予确认。
8.3同一内容的建议以先提者为准,如同日提出者,视同联名提出,奖金平分。
8.4建议若有多人共同提出者,其奖金由共同建议人均分。
8.5附件:《合理化建议申请评审表》
9.附则
9.1本办法的解释权归合理化建议评审小组。
9.2本办法经总经理批准,自2009年4月1日起实施。